禾盛景觀
對于純自然景觀而言,鄉村景觀帶有一定的人工雕琢。但對于城市景觀,鄉村的人工雕琢較低,更顯自然。鄉村景觀是在城市景觀和純自然景觀之間,它是有自己的生產生活方式的田園風光。
鄉村景觀,是一種獨特的旅游資源,具有自然與人文并蓄的特色。
村落:民房,房前屋后林,聚落等;
農田:耕地,村頭聚會地,籬笆等;
道路:農用道路,田間小道等;
河流水系:自然河流,池塘等;
樹林:近郊山林,雜木林等;
其它:祠堂,石佛,石碑,石墻,洗衣場所,水井,水車,小木屋,晾曬稻子的架臺等生活風景。
鄉村聚落景觀:
鄉村聚落景觀是完全有別于城市景觀。首先對于鄉村景觀而言,建筑體量相對較小,建筑形式多以當地特色建筑形式為主,且建筑材料多以當地的石材、木材為主,房屋稀疏;其次,對于鄉村的建筑大多會設置房前屋后的庭院,這也就在根本上有別于城市建筑。同時,這也造就了鄉村建筑密度低的主要原因。
鄉村文化景觀:
鄉村文化景觀,于村莊而言,是村莊表面現象的復合體,它反映了該村莊在該地區的地理特征,以及在村莊整個發展歷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地域文化。他是人類活動的歷史記錄以及文化傳承的載體,同時也具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。
鄉村植物景觀:
鄉村植物景觀是一個由自然生態環境,農耕文明形態、人文生態環境共同作用下的生態共合體,它包括農田里的莊稼,果園里的林木,溪流邊的雜草等,鄉村植物景觀就是一個地方地域特色的標簽。
生態性原則
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應該嚴格遵守景觀的生態設計,充分尊重鄉村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。
經濟性原則
構成鄉村景觀的主要內容是經濟結構。鄉村是重要的經濟單元,受到農業技術、自然資源、耕作方式等的影響,農業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擾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。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態系統,是鄉村景觀規劃的原則和出發點。
地域性原則
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有的鄉村景觀,這些景觀反映了鄉村特有的地域特點。
從自然景觀來講,必須保持自然景觀的完整性和多樣性,景觀規劃設計的生態原則是以創造恬靜、適宜、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,充分尊重地域景觀特性對于展現農村風貌有極其重要的作用。
從人文景觀來講,景觀規劃設計要深入農村的文化資源,如當地的風土人情、民俗文化、名人典故等等,通過多種形式加以開發利用,提升農村人文品味,以實現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。
融入性原則
在進行村莊的規劃布局時要吸納當地村落布局方式,建筑的設計要體現當地的風格,同時還要尊重村莊中現有的池塘、山坡以及植被狀況,因地制宜的設計一些人工景觀,盡量保持原汁原味的鄉村景觀形態。
針對鄉土地的合理使用和鄉村旅游開發的景觀規劃研究,論述了“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生態網絡”以及“自上而上”與“自下而上”相結合的鄉村景觀生態規劃模式;探討景觀生態學方法在休閑農業規劃中的應用;亮眼辯景認為應采用保護生態環境、完善景觀結構、建設生態工程、創造和諧人工景觀四種方法來對鄉村景觀進行規劃設計。
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延續場所人脈
在設計中,注重反映鄉村景觀所體現的場所歷史、延續場所文脈,成為構建新景觀、體現場所獨特性的一種方式。
保存農業體驗
現代園林是為大眾服務的,除了休閑、游憩的功能之外,也兼具教育的功能;特別是對于城市中的兒童來說,對農業的體驗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內容。鄉村景觀是人們感受鄉村氣息的重要載體,也提供著農業體驗的重要作用。
借景田園風光
鄉村廣闊田野上斑斕的色彩、美麗的農田、起伏的山岡、蜿蜒的溪流、蔥郁的林木和隱約顯現的村落,體現了海德格爾對理想的人類生存環境所下的定義——“詩意地棲居”。這里沒有什么值得一說的旅游景觀,只有一片平常的稻田。風景在哪里?就在稻田里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,鄉村文化復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。繁榮鄉村文化,建設文明新鄉風是鄉村文化的主要發展方向,鄉村文化振興要以地域特性和鄉村社會性質為依托,融合鄉村產業升級、社會結構優化、生態環境提升等要素,激發鄉村社會成員的“文化自信”,在傳統的鄉土文化精神與現代的生活方式實現鄉村文明的復興。
生產區域
通常情況來說,生產區域是美麗鄉村中面積最大的區域,是經濟發展的保障。
居住區域
美麗鄉村村民居住點一般以院落形式為主,除了對村屋的外立面的改造以外,戶前和屋后的改造也是提升景觀效果的一個重大方面。
集會區域
設計上可以增設村民活動廣場、大戲臺等供人們休憩、集會、交流。
交通區域
在保證行車行人的安全情況下,重點打造道路兩旁的景觀氛圍,以營造植物意境為主。
“點”型空間
“點”型空間提升要點:在院落內種植生產性的果樹,突出四季特色。栽培蔬菜景觀如藤蔓類蔬菜絲瓜、黃瓜等,在院落內合理的布置設施景觀如水井、傳統農具石碾、石磨、筒車、轆轤、耕具等。
“線”型空間
“線”型空間提升要點:通過道路兩旁的防護籬、植物、其高矮、樹姿、色彩的變化從而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。在街道兩側過渡地帶種植蔬菜或者果樹,春天開花,秋天結果,使村落的街道景觀更加具有田園風光。
“面”型空間
“面”型空間提升要點:協調果樹、蔬菜、高粱、稻田、麥田、油菜等不同農作物的色彩變化和尺度搭配。以農田的整齊韻律、果樹的春華秋實、苗圃的郁郁蔥蔥、花卉的絢麗多姿構建景觀的氛圍。
靜態空間
靜態空間形態是指在相對固定空間范圍內,視點固定時觀賞景物的審美感受。以天空和大地作為背景,創造心曠神怡的曠達美;以茂密的樹林和農田構成的空間展現蔭濃景深之美;山水環保,瀑布疊水圍合的空間給人清涼之美;高山低谷環繞給人的深奧幽靜之美。
動態空間
體驗者在體驗過程中,通過視點移動進行觀景的空間稱為動態空間。動態景觀空間展示有起景、高潮、結束三個段落。按照鄉村景觀的空間序列展開,如按傳統村落建筑、農田種植區、花卉苗木圃、蔬菜瓜果園等劃分,形成完整的景觀序列。
村標設計
村標設計一般位于村莊主入口,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在村尾設置村標進行前后呼應。
設計要點:
村標的形式主要有牌坊、精神堡壘、大型標示牌、立柱等。村標必須與當地的特色和文化相結合。注意村標的整體體量和建設材料的選擇、色彩的搭配等等。
建筑外立面改造
設計要點:
建筑外立面改造是基于建筑原有結構的前提之下,增添極具地域特色和鄉村文化的裝飾元素,從材料和元素著手,本著尊重場地文化的原則進行建筑外立面的“輕改造”。
文化節點打造
文化節點打造是指村民活動廣場、大戲臺等一系列公共場所的景觀打造,除了要突顯當地特色以外,還兼備宣傳教育、對村民普及當地文化和倡導文化傳承的功能。
設計要點:
合理的布置休憩設施、宣傳欄、健身器械、文化雕塑小品等,景觀要素要符合當地文化,以突顯地域特色為主。
植物設計
美麗鄉村的植物設計與城市中的植物配置有很大的區別,它并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長期維護。
設計要點:
選擇不用長期打理、能自由生長的鄉土樹種,打造鄉村原有的鄉野植物景觀。草花類選擇多年生草本,切記不要選擇一二年生的時令花。
配套設施及雕塑小品設計
配套設施包括休息廊、休息坐凳、宣傳欄、燈具等等。雕塑小品可以是水井、農耕用具、石碾、石磨、筒車、轆轤、耕具等等,也可以是彰顯當地文化特色的雕塑。
設計要點:
布局需合理,風格與當地特色相統一,體量要適中,材料選擇要體現鄉土文化和生態文化。